首页|Pu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

Pu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

扫码查看
土壤侵蚀是地球表面物质迁移的重要形式,也是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和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诱因之一,对土壤侵蚀速率的定量研究是进行区域土壤侵蚀治理的前提和基础.大气核试验产生的Pu同位素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其沉降到土壤中易被土壤中的黏土矿物和有机质吸附,近年来被认为是定量研究土壤侵蚀速率的重要示踪元素,尤其是质谱技术的发展,缩短了 Pu同位素的测量时间并提高了其测量灵敏度,大力推动了土壤侵蚀核素示踪技术的发展.本文在梳理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土壤中Pu同位素的分布特征及吸附与迁移行为,阐述了应用Pu同位素示踪土壤侵蚀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研究进展,并对Pu同位素和137Cs示踪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适用性进行比较分析,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科学应用Pu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土壤侵蚀提供参考.
Application of Pu isotope tracing technique in soil erosion research

郝永佩、宋晓伟、徐仪红

展开 >

山西财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太原030006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Pu同位素 土壤侵蚀 分布特征 示踪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

721041322020L025120210302124201

2022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2.33(6)
  • 3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