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沿干旱梯度樟子松人工林针叶和枝条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及氮含量的变化

沿干旱梯度樟子松人工林针叶和枝条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及氮含量的变化

扫码查看
选取沿内蒙古科尔沁沙地自然干旱梯度分布的6个樟子松人工林样点(辉南、西丰、付家、章古台、奈曼和乌兰敖都)为研究对象,测定当年生和1年生针叶和枝条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s)和氮(N)含量的变化,以探究干旱条件下樟子松的碳供需状态和养分贮存策略.结果表明:随干旱加剧,樟子松针叶和枝条中的NSCs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从最湿润样点(辉南)到最干旱样点(乌兰敖都),樟子松当年生和1年生针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分别由12.8%和12.5%下降到9.0%和9.5%,而当年生枝条中可溶性糖含量由15.6%下降到9.2%.随干旱加剧,樟子松针叶和枝条中淀粉含量变化不显著,当年生和1年生针叶可溶性糖和淀粉的比值降低,当年生和1年生枝条中N含量显著增加.科尔沁沙地樟子松在干旱条件下显著消耗可溶性糖存储,存在"碳饥饿"致死风险.樟子松倾向维持稳定的淀粉含量以及在枝条中积累N以应对长期的干旱胁迫.
Changes of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 and nitrogen contents of needles and twigs in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plantations along an aridity gradient

翟培凤、关家欣、何鹏、刘贺永、满良、姜勇、马成仓

展开 >

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387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

干旱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氮素 碳饥饿 樟子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2001147

2022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2.33(6)
  • 6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