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西南山区典型森林枯落物储量及持水能力

西南山区典型森林枯落物储量及持水能力

Litter storage and water-holding capacity of typical forests in mountainous area of Southwest China

扫码查看
目前西南山区枯落物水源涵养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点尺度上,其结果难以用于评估整个西南山区枯落物储量及持水能力.本研究整理了 2004-2021年西南山区站点尺度的研究结果,对比分析了西南山区3种典型森林(共16个研究点,70个数据)枯落物储量及持水特性.结果表明: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枯落物持水过程整体变化趋势一致,均可分为3个阶段:迅速吸水→逐渐减慢→趋于稳定.但不同森林类型各阶段吸水速率和持续时间不同,阔叶林吸水速率最快,针叶林吸水速率最慢且达到稳定时所需时间最长.不同林型枯落物储量之间差异不显著,3种林型枯落物总储量介于8.26~8.82 t·hn-2,半分解层枯落物储量显著的空间差异性造成了枯落物总储量显著的空间差异性.3种森林枯落物总最大持水量介于17.85~19.87 t·hm-2,枯落物最大持水率介于200.6%~228.0%.不同森林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与枯落物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3种森林枯落物总有效拦蓄量介于11.66~12.29 t·hm-2,枯落物总有效拦蓄率介于128.1%~145.2%.西南山区3种林型2种分解程度枯落物储量及持水能力差异均不显著.

刘燕平、王根绪、胡兆永、郭林茂

展开 >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水电学院,成都610065

森林枯落物 持水能力 拦蓄能力 西南山区

41790431419010532021YJ0507

2022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2.33(8)
  • 5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