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氮沉降下不同碳添加模式对亚热带毛竹林土壤激发效应的影响

氮沉降下不同碳添加模式对亚热带毛竹林土壤激发效应的影响

扫码查看
激发效应(PE)在调控陆地土壤碳(C)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氮(N)沉降日益严重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C添加模式对PE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添加13C标记的葡萄糖,进行90 d的室内培养试验,探究不同施N水平下(0、20、80 kgN·hm-2·a-1)C添加模式(单次C添加、重复C添加)对土壤PE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模式葡萄糖添加均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C(SOC)矿化,产生了正PE,且单次的葡萄糖添加比重复添加引起的PE更大;随着施N水平的增加,PE显著减弱,表明N沉降抑制了毛竹林土壤激发.相关分析显示,累积PE与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过氧化物酶(PEO)活性呈显著负相关,与微生物生物量磷(MBP)、酸碱度(pH)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施N和C添加共同作用于土壤时,可以通过刺激亚热带森林中原生土壤有机质矿化而对土壤C储量产生强烈影响.本研究证明,单次C添加模式可能高估了外源易分解有机C对PE的影响,而忽略了 N沉降对PE的影响,进而高估了森林SOC的矿化损失.
Effects of different carbon addition modes on the soil priming effect of a subtropical Phyllostachys edulis forest under nitrogen deposition

徐敏、刘苑苑、元晓春、曾泉鑫、林惠瑛、吴晓霞、崔琚琰、陈文伟、陈岳民

展开 >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州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350007

武夷学院旅游学院,福建武夷山354300

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福建泉州362500

展开 >

激发效应 氮沉降 碳添加模式 酶活性

2020J011422020J013972108085QC105

2022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2.33(10)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