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干热河谷失稳性坡面植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对土壤性质的响应

干热河谷失稳性坡面植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对土壤性质的响应

Responses of plant C∶N∶P stoichiometry to soil properties on unstable slopes of dry-hot valley

扫码查看
以干热河谷阴坡和阳坡典型失稳性坡面不同区段(稳定区、失稳区和堆积区)的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植物地上和地下碳(C)、氮(N)、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对土壤性质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失稳性坡面植物地上C含量(320.59 g·kg-1)、N含量(12.15 g·kg-1)和C/P(25.37)均显著高于地下(分别为254.01 g·kg-1、6.12 g·kg-1、13.43),C/N则表现为地下(43.09)显著高于地上(31.90).阳坡植物地上和地下C含量、N/P均表现为稳定区和失稳区显著高于堆积区,N含量则表现为失稳区显著高于堆积区;阴坡植物地上N、P含量及地下P含量均表现为堆积区显著高于稳定区和失稳区,地下C含量则反之.植物地上生长主要受P限制,根系生长主要受N限制并随区段向下呈逐渐增加趋势;阴坡植物生长受P的限制程度高于阳坡,N限制弱于阳坡.土壤含水量(SWC)是影响植物地上C、N、P含量变化的重要因子,影响值分别为28.8%、20.8%、19.9%,土壤有机碳(SOC)则显著影响植物地下C、N含量,影响值分别为49.5%、22.1%,植物地下N含量的变化主要受土壤pH值的影响(24.3%).坡向、区段及土壤因子均显著影响植物养分的分配,SWC和SOC是主要影响因子,同时还受土壤pH值的影响.

杨柳生、高若允、俞陈辉、韩润宇、田雪、孙凡、林勇明、王道杰

展开 >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州350002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

展开 >

失稳性坡面 区段 土壤含水量 化学计量比 干热河谷

420711324179043420190402xjq2017016

2022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2.33(10)
  • 3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