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互花米草入侵对红树林底栖甲壳动物和鱼类功能群及生态位的影响

互花米草入侵对红树林底栖甲壳动物和鱼类功能群及生态位的影响

扫码查看
为了解互花米草入侵对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底栖甲壳动物和鱼类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地笼方式于2020年8月、2021年1月和4月对福建漳江口 2个原生红树林样地(白骨壤和秋茄)、2个互花米草入侵样地以及1个光滩样地的底栖甲壳动物和鱼类进行采样调查.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分析底栖甲壳动物和鱼类的优势种及物种多样性,统计其功能群,并计算其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结果表明:3个季节共采集到底栖甲壳动物和鱼类种类37种,隶属于2门2纲8目17科,其中大多数为暖水性和广盐性物种,且以肉食性和杂食性功能群为主.双因素方差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光滩,互花米草入侵后,底栖甲壳动物和鱼类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变化不显著,但功能群发生了显著变化,浮游生物食性功能群以及肉食性和植食性功能群物种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相比红树林样地,互花米草样地内底栖甲壳动物和鱼类物种丰富度更高.优势物种的时空生态位宽度变化范围在0~1.4186,其中棱鮻最高(1.4186),其次是中华乌塘鳢(1.0168)、刀额新对虾(0.9469)、脊尾白虾(0.8922).
Effects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invasion on the functional groups and niche of benthic crustaceans and fishes in mangrove wetland

汪钰明、高新贻、谢世君、马禹同、叶拓辉、刘家康、林淼智、冯建祥

展开 >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广东珠海519000

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广东珠海519000

互花米草 底栖甲壳动物和鱼类 功能群 生态位 红树林 漳江口

4197616041706090202110558136

2022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2.33(11)
  • 4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