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时空演变特征——以河西走廊为例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时空演变特征——以河西走廊为例

扫码查看
基于河西走廊地区1980-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计算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对1980-2020年长时间序列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其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变化频次、模式、圈层分布和空间聚集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0-2020年间,未利用地是研究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其中,建设用地、林地、草地和水域面积变化较多,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转换明显.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和改善的趋势同时发生,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抵消,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呈先降后升的"U"型演变过程,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波动变化不大.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总体分布特征为东南地区较高、西北地区较低,没有出现高频率、大变化;研究区东南象限的生态环境质量最差,西南和西北象限次之,东北象限的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生态环境质量类型转换持续下降区的面积大于持续上升区的面积,说明研究期间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中部以及西南部,冷点区域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西北部.
Eco-environmental effects and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use change:A case study of Hexi Corridor,Northwest China

南生祥、魏伟、刘春芳、周俊菊

展开 >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730070

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兰州730070

土地利用转型 生态环境质量 时空演变 热点分析 河西走廊

4186104041761047

2022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2.33(11)
  • 8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