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双季稻田土壤酸解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双季稻田土壤酸解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Impacts of long-term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managements on soil acid hydrolysable organic nitrogen frac-tions in double-cropping rice field

扫码查看
为明确南方双季稻区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稻田不同耕层(0~10和10~20cm)土壤酸解有机氮组分及其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长期(36年)定位施肥试验田为平台,系统分析了单独施用化肥(CF)、秸秆还田+化肥(RF)、30%有机肥+70%化肥(OM)和不施肥对照(CK)下双季稻田0~10和10~20 cm 土壤酸解有机氮及其组分氨基酸氮、氨基糖氮、铵态氮和酸解未知氮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全氮、有机碳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与CK相比,OM和RF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双季稻田0~10和10~20cm 土壤全氮、碱解氮和有机碳含量.OM、RF和CF处理双季稻田0~10和10~20 cm 土壤酸解有机氮含量均显著高于CK,分别比CK增加10.7%~42.6%和12.2%~51.5%.与CF和CK相比,OM和RF处理显著提高了双季稻田0~10和10~20 cm 土壤氨基酸氮、铵态氮、酸解未知氮和氨基糖氮含量.不同施肥处理稻田0~10和10~20 cm 土壤酸解有机氮和非酸解性氮含量大小顺序均表现为OM>RF>CF>CK.各施肥处理稻田0~10 cm 土壤氨基酸氮、铵态氮、氨基糖氮和非酸解性氮含量均高于10~20 cm 土壤.土壤酸解有机氮含量与土壤全氮、有机碳含量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上,RF和OM处理有利于增加双季稻田0~10和10~20 cm 土壤有机氮含量,增强稻田土壤供氮能力,提高土壤肥力.

石丽红、唐海明、孙耿、孙梅、龙泽东、文丽、程凯凯、罗尊长

展开 >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长沙410125

长期施肥 双季稻田 土壤酸解有机氮 土壤肥力

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项目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2CX752021CX362022JJ3035231872851

2022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2.33(12)
  • 3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