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毛竹幼竹显微结构和水分含量表征中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毛竹幼竹显微结构和水分含量表征中的应用

扫码查看
竹子节部对竹秆的中空结构以及竹秆快速高生长起着关键作用,研究竹子解剖结构有助于认识竹子生长机制.本研究利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无创、高分辨率和准确的技术优势,对毛竹幼竹去笋箨梢部进行横切面高精度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使用MATLAB软件对MRI进行灰度值采集,分析节部、近节部和节间水分分布差异.结果表明:无数维管束在毛竹幼竹节隔以及近节隔内腔反复扭曲和水平转动,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和高度连接的网络结构,通过分轴向载荷来保护重要组织免受机械应力,同时实现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横向运输,这是毛竹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高生长的重要基础.MRI信号值(亮度值)表明,幼竹维管束的水分含量远远高于周围的基本组织.节间平均水分含量和像素点间含水量标准差显著高于节部,近节部居中.MRI技术可以在未来竹子解剖学和生理生化学研究中发挥作用.
Application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technology i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structure and moisture content of young Moso bamboo

young bamboo node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vascular systemwater

黄溦溦、杨玉莹、付鹤玲、丁雨龙

展开 >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37

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南京 210037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京 210037

南京医科大学医药实验动物中心,南京 210000

展开 >

幼竹节部 核磁共振成像 维管束系统 水分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BK2022041332271973

2023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3.34(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