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沿降水梯度白榆的枝叶性状可塑性与协同变异

沿降水梯度白榆的枝叶性状可塑性与协同变异

扫码查看
以亚湿润区、干旱亚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白榆个体为对象,研究了枝叶功能性状的可塑性及协同变异.结果表明:从亚湿润区到半干旱区,白榆叶片受到的干旱胁迫显著增加,正午水势降低了 66.5%.在干旱胁迫较轻的亚湿润区,白榆的气孔密度较高,叶片较薄,平均导管直径、纹孔开口面积和纹孔膜面积较大,保证了其较高的潜在水分获取能力.在干旱亚湿润区和半干旱区,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强,白榆比叶重和叶片组织密度提高,纹孔开口面积和纹孔膜面积缩小,其耐旱能力增强.导管与纹孔结构特征的变异存在协同性,而木质部理论导水率与安全性指数之间则表现出权衡关系.枝叶解剖、形态和生理性状的可塑性调整与协同变异是白榆能够成功适应不同水分环境的重要机制.
Plasticity and coordination of branch and leaf traits in Ulmus pumila along a precipitation gradient

functional traitintraspecific variationwater availabilityhydraulic architecturewater use strategy

赵宇航、龚雪伟、宁秋蕊、张驰、段春旸、郝广友

展开 >

辽宁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沈阳 110036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沈阳 110016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大青沟沙地生态实验站,沈阳 110016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展开 >

功能性状 种内变异 水分可利用性 水力结构 水分利用策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317220133219243132220103010ZDBS-LY-DQC0192020YFA06081002021-BS-018

2023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3.34(2)
  • 1
  • 3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