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黄海南部及东海黄鮟鱇时空分布

黄海南部及东海黄鮟鱇时空分布

扫码查看
为探究黄鮟鱇栖息地时空分布特征,根据2018年11月(秋季)和2019年1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在黄海南部和东海开展的近海渔业资源大面定点底拖调查资料和同步采集的底层水温、底层盐度、底层溶解氧及水深数据,利用提升回归树(BRT)模型确定各环境因子的权重,分别选用算术平均法(AMM)和几何平均法(GMM)构建不同季节黄鮟鱇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SI)模型,并通过交叉验证对模型输出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18-2019年黄鮟鱇最适栖息地存在季节差异.春季,黄鮟鱇最适栖息于49 m以浅的长江口及江苏近海浅水区;夏、秋季最适栖息于底层水温8.9~10.9 ℃的黄海东南部深水区;冬季最适栖息于9.2~12.7℃ 的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深水区.BRT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春季对黄鮟鱇总偏差贡献率最大的是水深,其余3季贡献率最大的均为底层水温.交叉验证发现,除夏季外,运用AMM算法且赋予权重的HSI模型拟合效果更优.黄海南部和东海黄鮟鱇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其生态习性及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Lophius litulon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and East China Sea

Lophius litulon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environmental factorboosted regression tree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袁兴伟、姜亚洲、高小迪、杨林林、刘尊雷、程家骅

展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0

黄鮟鱇 栖息地适宜性指数 环境因子 提升回归树 时空分布

农业农村部近海渔业资源调查项目农业农村部中日暂定水域渔业资源调查项目(2018-2019)

2023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3.34(2)
  • 1
  • 1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