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耳石和鱼体形态的东海海域两种方头鱼判别

基于耳石和鱼体形态的东海海域两种方头鱼判别

扫码查看
种类判别是渔业资源评估的基础,为了有效区分东海海域日本方头鱼和白方头鱼,根据2021年8-10月在27°30′-30°00′ N、123°00′-126°30′ E海域获取的399尾方头鱼样品(日本方头鱼187尾、白方头鱼212尾),利用框架测量法测得耳石形态的28个可量性状和鱼体形态的55个可量性状,并对其进行差异性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头鱼的耳石形态在前端、后端、腹侧和背侧存在差异,鱼体形态在鱼的头部、躯干部和尾部存在差异;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基于耳石和鱼体形态参数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85.1%和94.0%,而基于两种形态参数的综合判别正确率达到98.0%.研究表明,利用耳石或鱼体形态特征均可对两种方头鱼进行有效判别,且结合多种形态特征参数进行判别将进一步提升判别的准确性.
Discriminant analysis of two Branchiostegus species in the East China Sea based on otoliths and shape mor-phology

Branchiostegus japonicusBranchiostegus albustruss networkstepwise discriminant analysis(SDA)

玄文丹、谢玉、朱凯、朱文斌、李鹏飞、赵艺翔

展开 >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浙江舟山 316021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农村农业部重点渔场渔业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舟山 316021

日本方头鱼 白方头鱼 框架测量法 逐步判别分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

2019YFD09015052018C020262019C02056

2023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3.34(2)
  • 2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