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形和历史干扰对西双版纳勐仑地区热带森林林冠高度结构的影响

地形和历史干扰对西双版纳勐仑地区热带森林林冠高度结构的影响

扫码查看
以机载激光雷达为研究手段,结合1981和2021年的全色照片,利用多元回归树的方法对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仑子保护区的热带森林林冠高度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勐仑子保护区西片森林可根据林冠高度结构差异而分为7类,其中包括热带季节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和河漫滩林;潜在辐射强度、海拔、地形垂直曲率、坡度以及1981和2021年影像亮度平均值是影响林冠高度结构聚类的主要因子.以番龙眼为主要优势种的热带季节雨林在沟谷和低地地段占有最大的分布范围,而山脊和干扰迹地上则以短刺锥为优势种的季风常绿阔叶林为主.次生林地段林冠表面极为平整,结构上明显区别于天然林,30多年前的轮歇农业活动至今仍对森林外貌有着明显影响.
Effects of topography and historical disturbance on canopy height structure of tropical forests in Menglun,Xishuangbanna,China

tropical seasonal rainforestcanopy heightswidden agricultureLiDARmultiple regression tree

胡源、邓云、王波、周荣华、袁盛东、李俊松、卢华正、林露湘

展开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云南西双版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云南勐腊 666303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仑管护所,云南勐腊 666303

热带季节雨林 林冠高度 轮歇农业 激光雷达 多元回归树

科技部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野外台站建设项目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野外台站建设项目

2023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3.34(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