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00-2018年黄河流域森林和草地物候的时空变化

2000-2018年黄河流域森林和草地物候的时空变化

扫码查看
植被物候研究对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流域空间跨度大、生态环境复杂,林草植被的物候变化特征有待进一步明确.本研究基于2000-2018年MODIS-EVI数据,采用分段Logistic和双Logistic物候模型及分别对应的曲率变化极值法和导数法对黄河流域林、草植被物候进行反演,分析物候参数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生长季开始期(SOS)在第90~165天,从东南到西北逐渐推迟,海拔每升高100 m,SOS推迟0.94 d,其中,森林SOS早于草地.生长季结束期(EOS)在第270~315天,从西向东南推迟,海拔每升高100 m,EOS提前0.63 d,其中,森林EOS晚于草地.生长季长度(LOS)为110~230 d,从东南向西北逐渐缩短,森林植被的LOS大于草地.研究期间,SOS呈提前趋势,幅度为4.1 d·(10 a)-1,空间上提前面积比例为73.2%,流域中部地区提前幅度较大;EOS整体呈显著推迟趋势,幅度为2.3 d·(10 a)-1,空间上推迟面积比例为63.4%,森林物候期提前和延迟都小于草地;LOS呈显著延长趋势,幅度为6.4 d·(10 a)-1,空间上延长比例为71.8%.分段Logistic和双Logistic物候模型以及相应的曲率极值法和导数法适用于提取黄河流域自然植被物候.研究区森林和草地LOS整体呈延长趋势,随海拔升高而缩短,且森林LOS长于草地.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s of forest and grassland phenology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during 2000-2018

vegetation phenologythe Yellow River basin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forestgrassland

解晗、李俊、同小娟、张静茹、刘沛荣、于裴洋、胡海洋、杨铭鑫

展开 >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北京 10008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植被物候 黄河流域 增强型植被指数 森林 草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0YFA06081013187270332271875

2023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3.34(3)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