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的理论框架、指标体系与应用实践

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的理论框架、指标体系与应用实践

扫码查看
全球物种多样性的不断下降使得生物多样性保护愈发受到当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为了减缓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这一趋势,确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目前现有的识别重要区域的研究方法多具有不同的评估标准,而且多集中于不同的生物组合(物种或群落)和生态系统类型.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KBAs)是指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可持续性做出重大贡献的区域,与传统的研究识别方法不同,KBAs识别是以全球统一的标准,识别对陆地、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濒危动植物至关重要的栖息地.本文在阐述KBAs理论框架与技术架构的基础之上,总结了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的识别标准与评估参数体系,包括5项一级标准、11项二级标准以及11项评估参数.其中,涉及到生态系统层面的评估参数1项、物种层面的评估参数8项、基因层面的评估参数1项、综合评估参数1项.还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案例分析了 KBAs识别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中的应用,探讨了该方法在我国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以期为我国今后生态保护政策的制定和自然保护地的规划提供一个新视角.
Theoretical framework,indicator system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key biodiversity areas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d lineindicator systemkey biodiversity areaspriority conservation areassystematic conservation planning

叶鹏程、刘灿、王爱华、武建勇、赵晓、陈慧、斯琴

展开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武夷山生态环境科学观测研究站,南京 210042

仙居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浙江仙居 317300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北京 100035

生态保护红线 指标体系 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 保护优先区 系统保护规划

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和评估"项目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项目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保护地管理改革规划型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创新项目

2019HJ2096001006ZXBSYF202005069C-PAR1

2023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3.34(3)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