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芦芽山华北落叶松林不同深度土壤原生动物群落分布格局及驱动机制

芦芽山华北落叶松林不同深度土壤原生动物群落分布格局及驱动机制

扫码查看
为揭示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的构建机制,本文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以芦芽山亚高山华北落叶松林土壤剖面的6个分层(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0~10、10~20、20~40和40~80 cm)原生动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组成和多样性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土壤剖面中原生动物分属于8个界21个门57个纲114个目206个科335个属.主要的优势门有5个(相对丰度>1%),优势科有10个(相对丰度>5%).α多样性沿土壤深度的增加显著降低.主坐标分析表明,原生动物群落空间结构在土壤不同深度梯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冗余分析表明,土壤pH和含水量是决定土壤剖面原生动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因子.零模型分析证实,异质选择主导了原生动物群落构建过程.分子生态网络分析显示,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的复杂性随土壤深度的增加不断降低.研究结果可为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构建机制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driving mechanism of soil protozoan community at the different depths of Larix principis-chinensis forest in the Luya Mountain,China

任倩茹、毛晓雅、齐晓君、刘晋仙、贾彤、吴铁航、柴宝峰

展开 >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06

佐治亚州南部大学生物系,斯泰茨伯勒GA 30460-8042,美国

原生动物 群落多样性 华北落叶松 土壤剖面 群落构建

山西省第十二批百人计划项目(2020)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YDZJSX2022B00131772450

2023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3.34(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