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全生命周期视角下清洁能源碳中和贡献及区域差异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清洁能源碳中和贡献及区域差异

扫码查看
清洁能源建设是全球碳中和的重要策略,在清洁能源系统的全生命周期产业链中,从原材料生产到报废处理阶段都会直接或间接消耗化石能源.各清洁能源在不同区域建设所消耗的能源存在差异,导致各地清洁能源碳中和贡献值也存在不同.本文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针对光伏发电、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整理各地区清洁能源建设能耗,同时考虑到清洁能源运营期间对于土地碳库的损耗,分析当前研究热点、发展现状及趋势、碳排放差异等,归纳不同区域的碳中和贡献.目前,中国各清洁能源碳排放强度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陆上风电、海上风电、水力发电以及光伏发电四大领域,中国的平均碳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低28.8%、18.2%、10.1%、16.7%.针对后续清洁能源碳中和研究,建立统一的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依据自然背景差异提出针对性建设策略、开展清洁能源生态效益评价、建立清洁能源传输网络体系十分重要.
Carbon neutral contribut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clean energy based on life cycle assessment

黄宏俊、孙然好、李佳蕾、相均泳

展开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经济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31

清洁能源 全生命周期评价 碳中和策略 区域差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碳达峰碳中和生态环境技术专项

U2102209RCEES-TDZ-2021-10

2023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3.34(6)
  • 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