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荒漠草原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对降水变化的响应

荒漠草原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对降水变化的响应

扫码查看
为揭示荒漠草原土壤细菌、真菌群落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机制,利用人工控制的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自然降水(T0)、自然降水减少50%(T1)、自然降水减少25%(T2)、自然降水增加25%(T3)、自然降水增加50%(T4)5个处理,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了不同降水增、减强度对荒漠草原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以及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荒漠草原的5个降水量下,T4处理的土壤细菌、真菌群落丰富度指数均高于其他处理,与To处理间差异显著;细菌优势类群中绿弯菌门和真菌稀有类群的壶菌门相对丰度对降水变化敏感。冗余分析表明,环境因子能分别解释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总变异的92。8%和87。4%。降水和土壤pH是影响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降水一方面对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组成产生极显著的直接正效应,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土壤水分改变pH,进而对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植物群落生物量和丰富度及土壤pH是影响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降水对土壤真菌群落变化未产生直接效应,但其能通过影响植物群落生物量、土壤pH对真菌群落产生显著的间接效应。荒漠草原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对降水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响应机制。
Responses of soil bacterial and fungal communities to altered precipitation in a desert steppe

郭蓉、吴旭东、王占军、蒋齐、俞鸿千、贺婧、刘文娟、马琨

展开 >

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银川750021

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银川750021

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银川750001

降水变化 细菌群落 真菌群落 丰富度 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结构方程模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干旱半干旱区林草资源保育与生态生产功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

31660132NGSB-2021-14

2023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3.34(6)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