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高强度开发地区鸟类自然保护地保护空缺识别——以天津市为例

高强度开发地区鸟类自然保护地保护空缺识别——以天津市为例

扫码查看
高强度开发地区因长期受到人类活动干扰,自然生境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区域内自然保护地保护效率亟待提升.科学评价高强度开发地区自然保护地保护效率、识别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与空缺地区,对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鸟类作为生物多样性指示物种,运用Max-Ent与InVEST模型分别计算天津市鸟类多样性及生境质量热点地区,并与现有自然保护地边界进行比较,精确识别保护空缺区域.结果表明:参与本研究MaxEnt模型建模的鸟类共19目54科228种;滨海地区各类自然与人工湿地为天津市鸟类最适宜生境,占天津市鸟类多样性热点地区的66.8%,且水库、鱼塘等人工湿地因食物来源充足,鸟类生境适宜度较高,表明适度的人工建设有利于提升鸟类多样性;天津市自然保护地对鸟类多样性热点地区覆盖率仅为37.7%,存在较为严重的保护空缺,空缺区域主要包括大神堂及临港地区湿地、河流交汇处及入海口湿地,是未来需进行重点保护的关键区域.采用两种模型协同分析的方法,能提高保护空缺区域识别精度,对高强度开发地区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率具有一定普适性.
Identification of bird conservation gaps of protected areas in high-intensity development area:A case study of Tianjin,China

张达、曾坚、艾合麦提·那麦提

展开 >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

自然保护地 鸟类多样性 InVEST模型 MaxEnt模型 生境质量 天津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

520783202021XSC-0129

2023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3.34(6)
  • 1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