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培养条件下枯落物分解过程中微生物残体对土壤有机碳形成的贡献

培养条件下枯落物分解过程中微生物残体对土壤有机碳形成的贡献

扫码查看
采用黄土丘陵区多年生C3草本植物长芒草为对象,模拟"枯落物-土壤"转换界面,进行了为期512 d的室内分解试验,对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界面土层微生物残体和土壤碳组分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残体的形成在分解早期和中期由真菌主导,而在晚期由细菌主导.真菌残体碳对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贡献率(38.7%~75.8%)明显高于细菌(9.2%~22.5%),是细菌残体贡献率的3~4倍.土壤有机碳含量在枯落物分解过程中呈下降趋势.植物碳源的输入调动了微生物对土壤碳组分的利用.颗粒态有机碳分解早期和晚期持续下降,成为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的直接原因;而微生物残体碳和矿质结合态有机碳的波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降低只起到间接作用.一次性外源添加枯落物引起的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的增加并没有直接贡献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Contribution of microbial necromass to soil organic carbon formation during litter decomposition under incubation conditions

transformation interface soil layersoil microbial necromass carbonsoil mineral-associated carbonsoil organic carbon

薛志婧、屈婷婷、刘春晖、刘小槺、王蕊、王宁、周正朝、董治宝

展开 >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西安710119

转化界面土层 土壤微生物残体碳 土壤矿质结合态有机碳 土壤有机碳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21JCW-172021JM-2002023-JC-JQ-2742277320

2023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3.34(7)
  • 1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