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期耕作对农田黑土团聚体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长期耕作对农田黑土团聚体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扫码查看
为探明长期耕作对黑土农田土壤结构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利用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平台,应用湿筛法和红外光谱法研究不同耕作方式(灭茬起垄,CT;免耕,NT;间隔深松,ST;翻耕,MP)下0~40 cm 土层土壤团聚体分布和有机碳稳定性.结果表明:与CT相比,NT和ST处理显著提高了耕层(0~20 cm)土壤超大团聚体(>2mm)含量,NT、ST和MP处理显著提高了亚耕层(20~40 cm)土壤大团聚体(0.25~2 mm)含量,并提高了两土层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NT处理显著提高了耕层土壤和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而ST和MP处理显著增加了亚耕层土壤和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其中,大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达68.9%~83.4%.NT还显著提高了耕层和亚耕层土壤及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的化学稳定性.相关性分析显示,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与土壤和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其化学稳定性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明确黑土区不同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
Effects of long-term tillage practices on the stability of soil aggregates and organic carbon in black soil farmland

conservation tillagewater stabilityinfrared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oil structureblack soil

隋鹏祥、罗洋、郑洪兵、李瑞平、王浩、袁野、郑金玉、刘武仁

展开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33

保护性耕作 水稳性 红外光谱特性 土壤结构 黑土

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CXGC2021RCB0032022YFD1500104-03XDA28080204

2023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3.34(7)
  • 3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