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黄壤旱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黄壤旱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扫码查看
明确黄壤旱地细菌群落对长期不同施肥的响应,可为今后建立科学的施肥制度和培育健康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依托进行了25年的黄壤长期定位施肥试验,采集不施肥(CK)、平衡施用氮磷钾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常量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和1/2有机肥替代1/2化肥(MNP)处理0~20 cm土层土壤样品,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并探究土壤细菌群落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与NPK处理相比,长期施用有机肥处理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1.4%~13.5%和28.8%~52.0%.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并没有影响土壤细菌α多样性,但显著影响了细菌β多样性.与CK和NPK处理相比,M、MNP和MNPK处理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浮霉菌门和匿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明显增加;与CK相比,4个施肥处理增加了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的相对丰度.土壤pH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最关键的因子.施肥激发的稀有微生物类群(如浮霉菌门和匿杆菌门)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变化敏感性更高,是形成群落多功能性的主要驱动力.综上,添加有机肥改善了土壤性质,提升了土壤肥力,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有利于培育健康土壤.
Effects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patterns on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soil nutrients in dryland of yellow soil

long-term fertilizationbacterial diversityhealthy soil

熊涵、刘彦伶、李渝、张雅蓉、黄兴成、杨叶华、朱华清、蒋太明

展开 >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贵阳550006

农业农村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贵阳550006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阳550006

长期施肥 细菌多样性 健康土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项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项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后补助项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后补助项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项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基金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基金黔土肥技术项目

32060302[2022]09号[2023]13号[2021]52号[2021]26号[2023]12号[2021]12号[2022]20号[2022]8号

2023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3.34(7)
  • 1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