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毛竹-桫椤群丛物种竞争共存机制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毛竹-桫椤群丛物种竞争共存机制

扫码查看
研究毛竹干扰状态下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桫椤群丛主要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和种间协变关系,分析物种间竞争共存机制.结果表明:群丛中木本及高大草本植物共有67种,隶属于40科53属.毛竹的重要值、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Bs)、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BL)均最大,毛竹为群丛中绝对优势种;桫椤的重要值和BL值位列第二,Bs值位列第三.20个主要物种组成的190组种对中,毛竹与桫椤生态位重叠值最大,为0.64;136组种对生态位重叠值小于0.2(占总对数的71.6%),物种间生态位重叠程度低,生态位分化程度较大.主要物种间的总体联结呈显著正联结,群落相对稳定;主要物种间相关性不显著,联结性不强,种间独立性较强.毛竹与桫椤、罗伞、绿叶黄葛树、毛桐呈极显著正协变,毛竹与粗糠柴、云南樟、黄心树呈极显著负协变.毛竹与土著种的适合度差异和生态位差异共同影响群丛物种间的共存和竞争.控制毛竹扩张,限制与桫椤呈负协变关系物种的规模,可为桫椤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Competition and synergistic mechanisms of species in Phyllostachys edulis-Alsophila spinulosa association based on niche theory

Phyllostachys edulis invasionAlsophila spinulosanicheinterspecific association

杨龙、严令斌、安明态、徐钦、杨熳、袁冬梅

展开 >

贵州大学林学院,贵阳550025

贵州大学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研究中心,贵阳550025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物工程研究院,贵阳550025

毛竹入侵 桫椤 生态位 种间联结

贵州省新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评估(第一阶段)项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植物专项

MCHC-ZC20222009N0-202204

2023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3.34(8)
  • 1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