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闽江下游水体硅的组成及营养盐化学计量比

闽江下游水体硅的组成及营养盐化学计量比

扫码查看
在过去几十年里,河流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向沿海生态系统输送不平衡的营养盐负荷导致了严重的区域或全球富营养化问题.闽江受人类活动影响比较明显,为了研究闽江水体营养盐输送比例的变化特征,于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对闽江下游表层水体碳、氮、磷、硅营养盐进行了季节观测.结果表明:闽江下游表层水体溶解态硅(DSi)、成岩硅(LSi)和生物硅(BSi)的年平均含量分别为5.30、4.58和2.37 mg·L-1,但季节性差异大,夏季表现为溶解态硅>成岩硅>生物硅,秋季为溶解态硅>生物硅>成岩硅,而冬季为成岩硅>溶解态硅>生物硅.其中溶解态硅在总硅中的比例沿向海方向呈逐渐降低趋势,而生物硅与之相反.从化学计量比来看,闽江水体明显地受碳、磷限制,基本不受硅、氮限制.据估算,闽江每年向河口输送1.03×1010mol溶解态硅和0.46×1010 mol生物硅,并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而碳、氮、磷负荷则呈上升趋势,这种营养盐比例关系会导致河口及近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研究闽江水体碳、氮、磷、硅营养盐的化学计量比可为闽江河口及邻近海域水体营养盐结构平衡和富营养化等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
Silicon composition and stoichiometric ratios with other nutrients in the lower Minjiang River,Southeast China

silicon componentstoichiometric ratiofluxlower reaches of the Minjiang River

刘佳妮、翟水晶、邱思婷、俞新慧、王赛

展开 >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州350117

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福州350117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福州350117

硅组分 化学计量比 通量 闽江下游

福建省公益类项目

A21FKYN00917K01

2023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3.34(8)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