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尔沁沙丘-草甸相间地区生态安全格局的时空演变

科尔沁沙丘-草甸相间地区生态安全格局的时空演变

扫码查看
我国北方生态脆弱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人类活动干扰严重、气候变化影响显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构建基于生态功能保护与生态脆弱性分析的安全格局能够对生态脆弱地区环境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择科尔沁沙丘-草甸相间地区为对象,基于1985-2021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依据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对生态源进行识别,并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区1985、1995、2005、2015和2021年的生态安全格局及其发展变化趋势,探究生态空间布局调整策略.研究表明:1985-2021年,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的源地面积占比始终较小且分布较为分散,生态廊道网络化程度偏低,缺少生态斑块之间的连通性;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经历先恶化后逐渐向好的发展趋势,退耕还林还草和植树造林等生态政策对研究区环境安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合耕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优化,生态安全格局呈现"双核-散点-半包围"的空间格局体系.研究结果可为生态脆弱区县域尺度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及科尔沁沙地的生态治理研究提供参考.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ecosystem security pattern in Horqin sandy dune meadow alternating area,China

land use changeecological sourceecological corridor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Horqin sandy land dune meadow alternate area

马扩、郝丽娜、童新、段利民、曹文梅、康雪儿、刘小勇、刘廷玺

展开 >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呼和浩特010018

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18

黄河流域内蒙段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呼和浩特010018

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唐山063210

乌兰察布市水文勘测局,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

展开 >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源地 生态廊道 生态安全格局 科尔沁沙丘-草甸相间地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黄河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科技部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领军人才团队项目内蒙古农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U22432342021ZD001552109022518091415193900651620105003NDYB2020-8IRT_17R602015RA40132022LJRC0007BR221012

2023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3.34(8)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