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亚热带典型绿化灌木对夜间人工光照的生理响应

亚热带典型绿化灌木对夜间人工光照的生理响应

扫码查看
夜间人工光照正在迅速蔓延,成为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许多研究关注了它的潜在生态影响,但绿化植物对夜间人工光照的生理响应机制研究相对匮乏.本研究以我国亚热带地区常见的城市绿化灌木圆锥绣球、红叶石楠和金森女贞为对象,模拟不同光质(黄光、白光)下不同光强(20、40和60 lx)的夜间光环境,研究植物抗氧化酶系统以及生物量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夜间人工光照显著提高了3种灌木的细胞膜质过氧化程度,激发了植物抗氧化保护系统,显著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光质对植物抗氧化酶的影响因植物种类而异,圆锥绣球在白光下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是黄光下的1.5和1.3倍,红叶石楠2种酶活性在白光下均为黄光下的1.1倍,而金森女贞2种酶活性在白光下分别是黄光下的88.6%和99.5%.3种灌木抗氧化酶活性随夜间光强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光强阈值(120 d时,阈值约为40 lx)后,丙二醛含量迅速增加,抗氧化酶活性降低.3种灌木在夜光胁迫下起主要作用的保护酶不同,圆锥绣球通过POD与CAT互补来抵御胁迫带来的氧化伤害,金森女贞的主要作用酶为POD.3种灌木在夜间人工光照下生物量均显著增加.圆锥绣球对夜间光胁迫最敏感,金森女贞的抗胁迫能力最强.落叶灌木圆锥绣球可以忍受白光40 lx以下的夜间光照,常绿灌木红叶石楠和金森女贞可以忍受黄光40 lx以下的夜间光照.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typical subtropical landscape shrubs to artificial light at night

artificial light at nightlandscape shrubHydrangea paniculataPhotinia fraseriLigustrum japonicum

申诗怡、王剑武、周天焕、马元丹、王彬

展开 >

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1300

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杭州310020

夜间人工光照 园林绿化灌木 圆锥绣球 红叶石楠 金森女贞

浙江省省院合作林业科技重大项目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

2023SY07LGN21C160003

2023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3.34(9)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