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大兴安岭多年冻土泥炭地土壤水可溶性有机碳夏秋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大兴安岭多年冻土泥炭地土壤水可溶性有机碳夏秋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扫码查看
可溶性有机碳对泥炭地温室气体排放与碳收支评估有重要影响.然而关于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泥炭地不同深度土壤水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与性质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较少.本研究选择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图强林业局)泥炭地为研究对象,分析泥炭地不同深度土壤水(地表、10 cm、20 cm、30 cm、40 cm、冻土层)DOC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电导率、溶解氧含量、HCO3-含量、pH值、氧化还原电位和CO2含量),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DOC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土壤水DOC含量具有显著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秋季高、夏季低,含量变化范围为55.7~188.1 mg·L-1;不同深度土壤水DOC含量差异显著,以冻土层最高.DOC含量与pH值、电导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氧化还原电位、HCO3-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溶解氧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CO2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泥炭地土壤水溶解CO2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冻土层水体CO2含量最高.光谱分析显示,秋季DOC中芳香性程度均高于夏季,表明秋季DOC更稳定.本研究明确了大兴安岭多年冻土泥炭地土壤水DOC的夏秋季节变化特征,可为深入认知该区域泥炭地碳循环过程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Season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of soil water in perma-frost peatlands of the Great Hing'an Mountains in summer and autumn

the Great Hing'an Mountainspeatlandpermafrostdissolved organic carbonseasonal dynamic change

姜静宜、孙晓新、王宪伟、王淑洁、马国宝、陈宁、杜宇

展开 >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40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长春130102

黑龙江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黑龙江抚远 156500

大兴安岭 泥炭地 多年冻土 可溶性有机碳 季节动态变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

4197114342271111YDZJ202201ZYTS477

2023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3.34(9)
  • 4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