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黑土耕层温度影响的短期效应

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黑土耕层温度影响的短期效应

扫码查看
阐明东北黑土区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的土壤温度效应,对农田秸秆管理和热量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传统垄作秸秆不还田(CT)、秸秆深翻还田(PTSR)、秸秆碎混还田(RTSR)和秸秆覆盖还田(NTSR)4个处理,2018-2020年测定了玉米生育期5、15、30 cm 土壤温度和含水率动态变化及秸秆覆盖率,分析了不同处理各土层温度差异、≥10℃ 土壤积温和有效积温(GDD)、土壤温度日动态变化和空气积温生产效率,以及影响土壤温度差异的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主要影响玉米播种至出苗期(S~VE)的土壤温度,土壤日平均温度呈现CT>PTSR>RTSR>NTSR的趋势,随着生育进程推进和土壤深度增加土壤温度差异逐渐缩小.与CT相比,PTSR、RTSR和NTSR处理5 cm 土壤温度分别降低0.86、1.84和3.50 ℃;NTSR处理显著降低了不同土层≥10℃积温和GDD,5、15和30 cm 土层≥10℃积温分别降低216.2、222.7和165.1 ℃·d,GDD分别降低201.9、138.7和123.9 ℃·d;NTSR处理还显著降低了空气积温生产效率,降幅为9.7%~15.6%.综上,PTSR和RTSR对玉米播种至出苗期表层土壤温度会产生显著影响,但是对空气积温生产效率无显著影响;而NTSR显著降低了耕层土壤温度和空气积温生产效率.
Short-term effect of different returning methods of maize straw on the temperature of black soil plough layer

Northeast Chinamaizestraw returnsoil temperature

李瑞平、罗洋、隋鹏祥、郑洪兵、明博、李少昆、王浩、郑金玉

展开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033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呼和浩特 010019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东北 玉米 秸秆还田 土壤温度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

20210202024NCXDA280802042022YFD1500104-03

2023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3.34(10)
  • 1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