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油松和刺槐纯林及混交林根系分布特征

油松和刺槐纯林及混交林根系分布特征

扫码查看
以山西吉县蔡家川小流域人工油松林、刺槐林及油松×刺槐混交林为对象,分析不同林型下油松和刺槐根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与纯林相比,混交林中油松、刺槐的总根生物量密度提高75%以上;油松根系主要分布于浅层(0~40cm),刺槐根系集中在较深层次(40~80 cm).在不同径级的根系中以细根为主,细根的根长密度及根表面积密度表现为混交林中刺槐>混交林中油松>刺槐纯林>油松纯林,细根的根生物量密度表现为混交林中油松>混交林中刺槐>油松纯林>刺槐纯林;在垂直剖面上,油松纯林、刺槐纯林及混交林中油松、混交林中刺槐的总根生物量、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不同林型下油松、刺槐的细根根长密度、根生物量密度和总根长密度与土壤全氮、有机碳及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总根表面积密度与土壤有机碳、含水量及全氮呈显著正相关.油松和刺槐纯林及混交林的根系分布呈现出不同的规律,与纯林相比,混交林的根系生物量及其土壤养分、水分含量更高.
Root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onoculture and mixture of Pinus tabuliformis and Robinia pseudoacacia plantation

root distributionmixed forestpure forestPinus tabuliformisRobinia pseudoacacia

郭钰、姚佳峰、董媛、闫珏、杨南、冯泳翰、魏曦、梁文俊

展开 >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山西晋中 030801

根系分布 混交林 纯林 油松 刺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山西省优秀博士来晋工作奖励资金科研项目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项目

31971644319013652022YFF1300401012021L105SXY-BKY20180322018YJ09

2023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3.34(11)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