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亚热带人工幼林土壤呼吸与植物功能性状的关系

亚热带人工幼林土壤呼吸与植物功能性状的关系

扫码查看
土壤呼吸是森林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过程,探究植物功能性状与土壤呼吸的关系有助于了解森林树种转换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本文选取在二代杉木林采伐迹地营造的亚热带15个常见树种,测定土壤CO2排放通量、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各树种的叶片和根系功能性状,探讨植物功能性状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树种土壤CO2排放年通量在7.93~22.52 Mg CO2·hm-2,其中米槠的土壤CO2排放年通量最高(22.52 MgCO2·hm-2),南方红豆杉最低(7.93 Mg CO2·hm-2).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土壤CO2排放年通量随着叶氮含量和细根直径的增加而降低,随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增大而提高.结构方程模型中,植物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对土壤CO2排放通量具有直接的、显著的正效应,而植物叶片氮含量和细根直径则通过显著降低土壤pH值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等对土壤CO2排放通量产生负效应.不同树种人工林利用与水分、养分获取相关的功能性状直接或间接通过土壤特性影响土壤碳排放.在营造人工林时,可以参考植物功能性状-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来选择树种,以期提高林地生产力和土壤固碳潜力.
Linkages of soil CO2 emission with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in young subtropical plantations

plant functional traitsoil respirationleaf N content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fine root diameter

张恒、贾辉、崔莹莹、何露露、肖好燕、邹秉章、王思荣、万晓华

展开 >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 350117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 350117

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福建上杭 364205

植物功能性状 土壤呼吸 叶氮含量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细根直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31930077

2023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3.34(11)
  • 2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