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园城市背街小巷孢粉四季浓度变化及高致敏风险期传播规律——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

公园城市背街小巷孢粉四季浓度变化及高致敏风险期传播规律——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

扫码查看
绿地引发的孢粉(孢子与花粉)过敏被认定为是危害城市公共健康的最严重的环境流行病之一.2022年,我国民众的孢粉过敏率达到17.8%,并呈现发病年龄跨度大、患病症状严重化和多样化的特点.为验证孢粉浓度实测法与城市绿地致敏风险指数(IUGZA)方程预测结果的关联,并厘清高密度静风城市背街小巷行道树孢粉的散播规律,本研究基于IUGZA方程计算出青羊区背街小巷的致敏风险,筛选出高、中、低3个致敏区域各1组,在区域内部选点并选择指示树种进行孢粉浓度监测.结果表明:3个致敏等级区域中,背街小巷的孢粉浓度变化有一致性,3月为孢粉浓度最高峰.平均孢粉浓度总体呈现春季>秋季>夏季>冬季的趋势.主要孢粉来源为银杏属、悬铃木属、梧桐属和雪松属乔木,分别占孢粉总量的42.4%、16.3%、9.0%和6.5%.风速对背街小巷的孢粉浓度及其传播距离的影响最大.孢粉的水平散播距离最远可达260 m,孢粉数量与远离孢粉源的距离呈显著负线性相关.高位点处(离地4.5 m)收集到的外来孢粉浓度远低于近地面采样点(离地面1.5 m),但孢粉类型无差别.IUGZA方程预测的致敏风险结果与孢粉浓度实测结果一致,此方程可以在高密度静风城市推广使用.
Variations of pollen concentration in urban alleys of park city and the transmission pattern during the period of high allergenic risk:Taking Qingyang District of Chengdu City as an example

pollen allergypark cityurban alleyalley treedispersion pattern

刘佳慧、尹睿、唐雨倩、唐琪、宗桦

展开 >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成都 610031

孢粉过敏 公园城市 背街小巷 行道树 飘散规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3197171632271945

2023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3.34(11)
  • 1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