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塑化剂对母性行为干扰效应及其潜在机制的研究进展

塑化剂对母性行为干扰效应及其潜在机制的研究进展

扫码查看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又称环境激素,是指可扰乱人类和动物激素水平、干扰内分泌系统功能的一类外源性化学物质.塑化剂属于一种应用广泛的EDCs,常用于增加塑料制品的可塑性,但随着塑料的老化和磨损,它们会被释放到环境中,并经消化道、皮肤等途径进入动物机体后发挥类雌激素作用,产生明显的生殖毒性.环境中残留的塑化剂浓度通常较低,不同于高剂量时造成生殖系统急性损伤,低剂量塑化剂的生殖毒性常因不引起肉眼可见损伤而被长期忽略.但近年来有关人类和小鼠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低剂量的塑化剂可通过干扰母性行为而发挥生殖毒性.孕期接触塑化剂会导致产后母性行为异常,且其雌性后代成年后对幼崽的护理、授乳等行为也明显减少,并可持续数代,严重破坏动物繁育过程,影响新生幼仔的健康和福利,但其中所涉及的机制目前尚缺系统性总结.现代生产和生活模式下塑料、橡胶等制品广泛使用,人类及动物的低剂量塑化剂持续暴露风险在不断增加,因此,系统性回顾、总结低剂量塑化剂对母性行为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常见塑化剂对母性行为干扰效应方面的研究进展,塑化剂主要通过诱导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氧化应激损伤、HPO轴DNA甲基化重编程、甲状腺系统失衡及肠道微生物紊乱等潜在途径干扰母性行为.本文可为后续开展塑化剂等环境激素对家养动物母性行为干扰效应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interference effects of plasticizers on maternal behavior and its potential mecha-msms

plasticizer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maternal behaviorinterference effectpotential mechanism

韩成全、王慧、王健伟、李富宽、王振南、胡希怡、杨燕、吕慎金

展开 >

临沂大学农林科学学院,山东临沂 276000

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山东临沂 276012

塑化剂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母性行为 干扰效应 潜在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育厅青创人才引育计划(2019)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31802105318723982019025SDAIT-10-14

2023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3.34(1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