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黄河三角洲稻田退耕还湿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黄河三角洲稻田退耕还湿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扫码查看
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是衡量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会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不同退耕年限土地(退耕2年和15年)为对象,以退耕前土地(稻田)和未开垦的自然湿地为对照,分析退耕前后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稻田退耕后土壤(0~40 cm)含水量、总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和全磷整体上呈现随退耕年限延长而增加的趋势,而土壤pH和容重呈下降趋势,但黏粒含量、电导率和全氮含量无明显变化。随退耕年限延长,土壤大团聚体含量整体上呈增加趋势,而小团聚体含量呈减少趋势。表层土壤(0~10 cm)团聚体稳定性随退耕年限延长而增加,退耕15年后,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和平均重量直径较退耕前增加了 8。9%和40。4%,而>0。25 mm团聚体质量分数则减少了 10。5%;退耕对下层土壤(10~40 cm)团聚体的影响不明显。综上,黄河三角洲退耕还湿对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团聚体稳定性起到积极作用。

卢国伟、王琦璇、杨继松、孙丹丹、王志康、周迪、管博、于君宝、宁凯

展开 >

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山东烟台 264025

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 257091

土壤团聚体 团聚体稳定性 土壤性质 退耕还湿 黄河三角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河三角洲学者人才工程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团队项目

42271055U21062142022KJ118

2024

参考文献引证文献相关文献
同作者其他文献同项目成果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4.35(3)
卢国伟,王琦璇,杨继松,等.黄河三角洲稻田退耕还湿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4,35(3):705-712.DOI:10.13287/j.1001-9332.202403.017.
  •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