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油松毛虫感染白僵菌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变化

油松毛虫感染白僵菌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变化

扫码查看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3~5龄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幼虫被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感染后保护酶的活性.结果表明:3~5龄油松毛虫被白僵菌感染后1~8 d,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同期未感染的幼虫,并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同期未感染的幼虫变化不大;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也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感染后1~8 d幼虫体内SOD同工酶与CAT同工酶的变化.结果显示:SOD同工酶带宽与酶带亮暗变化显著;CAT同工酶酶谱有所差异,酶带数由感染初期的一条变为后期的两条带,而且带宽值与酶带亮暗变化显著.图3表2参16
CHANG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CATALASE IN 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INFECTED BY BEAUVERIA BASSIANA

牛宇、薛皎亮、谢映平、赵悠悠

展开 >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太原,030006

油松毛虫 白僵菌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

021041

2005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72
ISSN:1006-687X
年,卷(期):2005.11(2)
  • 15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