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川中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及水文效应

川中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及水文效应

扫码查看
为揭示紫色土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和水文效应空间分布特征,测定官司河流域紫色土区柏木麻栎混交林(Cupressus funebris,Quercus acutissima)、柏木纯林、方竹林(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和农地4种植被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孔隙状况及水文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为柏木麻栎混交林>方竹林>柏木纯林>农地.柏木麻栎混交林土壤有机碳(18.04 g/kg)、全氮(1.51 g/kg)、全磷(1.49 g/kg)、全钾(53.1 g/kg)、速效氮(81.69 mg/kg)、速效磷(2.14 mg/kg)积累作用最好.(2)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容重均值表现为农地>柏木纯林>柏木麻栎混交林>方竹林,随土层加深,4种植被类型容重变化规律不同,其中农地增加幅度最大,为9.34%.(3) 0-100 cm土层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含蓄降水量均表现为柏木麻栎混交林最高,田间持水量表现为农地最高.随着土层加深,不同植被类型水文效应规律变化差异较大.综上所述,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土层深度土壤理化性质和水文效应特征差异显著,柏木麻栎混交林较柏木纯林更适宜在研究区推广种植,方竹林对该区土壤状况适应性较好,结果可为川中丘陵区紫色土人工林经营管理、生态环境恢复及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and the hydrological effects of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in the central Sichuan hilly region

程欢、付雨欣、董洪君、胡旭、黄川雄、刘益君、车明轩、付万权、宫渊波

展开 >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成都611130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乌拉特荒漠草原研究站 兰州730000

泸州市水务局 泸州646000

川中丘陵 植被类型 理化性质 水文效应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四川省高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和四川农业大学科研兴趣培养计划项目四川农业大学科研兴趣培养计划项目

2011BAC09B0520181442018143资助

2019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72
ISSN:1006-687X
年,卷(期):2019.25(4)
  • 10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