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岷江源区高山林草交错带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关系的时空变化

岷江源区高山林草交错带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关系的时空变化

扫码查看
高山林草交错带(alpine forest-grassland ecotone)作为响应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剧烈的地带之一,研究该区域短暂生长季内土壤养分的时空动态变化,有助于理解高山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土壤-植物界面互作过程以及植被分布格局.选取岷江源3处高山林草交错带植物生长季内的土壤样品,分析其养分的动态变化以了解该区域土壤养分对植物生长的供给状况.通过生物地理界线沿海拔从高到低将交错带划分为树种线、树线和密闭森林,并分别于植物生长初期、生长盛期和生长末期在相同样点采集0-20 cm土样.比较分析土壤中总碳、总氮、总磷、有机碳以及水分含量,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受生长期阶段和生物地理界线及其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植物从生长初期进入到生长末期,土壤养分含量逐渐减少,其中密闭森林区养分吸收消耗最多.生长季交错带内土壤理化指标变化范围为TC含量15-195 g/kg,TN含量2-11 g/kg,TP含量0.2-1.0 g/kg,SOC含量5-96 g/kg,SWC含量16-64%.土壤化学计量比的值随时间增大,C/N为25-75,C/P为25-90,N/P为5-75.土壤养分和水分在生长盛期有显著相关关系,且该时期各养分间的相关系数最大.上述研究表明,植被类型和植物生长速率对下方土壤养分含量有极显著影响;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在植物生长季具有很大波动;高温、高降水及快速的植物生长可以提高土壤养分间的正相关关系.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in soil C,N,and P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across the alpine forests and grassland ecotone at the Minjiang Headwaters

何家莉、宋怡珂、王金牛、周俊、王春雅、查琳、石凝、吴彦、白景文

展开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成都610041

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成都610101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兰州 730070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610041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成都610059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成都611130

展开 >

高山树线 生长季 养分含量 生物地理界线 生物地化循环

4166114404531971436SKLCS-OP-2018-07

2021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72
ISSN:1006-687X
年,卷(期):2021.27(4)
  • 6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