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茶树信号转导、光合作用和代谢途径对草铵膦的转录应答

茶树信号转导、光合作用和代谢途径对草铵膦的转录应答

扫码查看
草铵膦是一种叶用型和非选择性除草剂,在茶园喷施草铵膦除草时可能会对茶树造成非生物胁迫.为探究茶树在转录水平对草铵膦胁迫的响应,将草铵膦溶液均匀喷施于茶树叶片,分别在草铵膦处理前(0 d)和处理后(0.5、1、5和10 d)采集茶树嫩叶,用于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以未经草铵膦处理的样品为对照,草铵膦处理0.5、1、5和10 d后的样品分别有1 384、2 020、4 719和3 417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6 982个上调基因、4 558个下调基因.KEGG富集分析表明,草铵膦处理后样品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环境信息处理、光合作用、儿茶素代谢和氨基酸代谢这4类相关途径上.谷氨酰胺合成酶(GS)为草铵膦的靶标作用酶,本研究中鉴定到的4个GS基因不仅在表达量方面有较大差异,且在草铵膦胁迫处理后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表达量较低(9.72≤FPKM≤89.17)的GSII-1.1和GSII-1.2在草铵膦胁迫后分别上调了2.7和2.6倍,而表达量较高(69.36≤FPKM≤1490.15)的GSII-1.3和GSII-2则在草铵膦胁迫后则分别下调了3.0和10.0倍.综上所述,草铵膦处理显著影响了茶树中信号转导、光合作用和代谢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GS是草铵膦处理后影响茶树代谢的关键基因.
Transcriptional response of Camellia sinensis to glufosinate in signal transduction,photosynthesis,and metabolic pathways

王淑燕、谷梦雅、林馨颖、郭永春、陈潇敏、金珊、赵峰、叶乃兴

展开 >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福州 350122

茶树 草铵膦 转录组 谷氨酰胺合成酶 茶氨酸合成酶

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专项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科技创新基金福建中医药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

闽教科[2015]75号FJZTF012801/701190097

2022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72
ISSN:1006-687X
年,卷(期):2022.28(1)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