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西南地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基于Meta分析

中国西南地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基于Meta分析

扫码查看
明确植被恢复对生态系统修复及土壤质量改善的作用,可为评价植被恢复综合效益提供数据支撑.为系统分析西南地区土壤养分及生态化学计量比对植被恢复的响应特征,搜集到47篇相关文献,提取729组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1)乔木、灌木和草本3种植被恢复模式均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及土壤碳氮比(C∶N),灌木恢复后土壤养分含量的综合效应值最高;(2)植被恢复1-5年和6-10年均可显著提高SOC、TN、土壤全磷(TP)含量,植被恢复大于10年时土壤C∶N、碳磷比(C∶P)也显著提高(P<0.05);(3)不同年降水量地区植被恢复后SOC、TN、TP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综合效应值随年降水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年降水量大于1 200 mm时土壤C∶N、C∶P显著提高(P<0.05);(4)与微碱性土壤相比,酸性土壤在植被恢复后质量改善更显著,SOC、TN、TP含量及C∶N均显著提高(P<0.05);(5)土壤含水量较少(<28%)的地区,植被恢复后土壤碳、氮、磷养分含量明显增加;土壤含水量较多(>28%)的地区,植被恢复可以显著提高土壤C∶N、C∶P;(6)土壤含水量对植被恢复后TP、C∶N、C∶P、N∶P变化的贡献率较高.综上,西南地区植被恢复可显著改善土壤质量,优化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指标;在实践中可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恢复模式,因地制宜选择适生植被,重点考虑恢复地区的水分条件,在提高植被覆盖度的同时,增强水土保持能力,为地表植物和土壤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以促进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图5表2参54)
Effect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soil stoichiometry characteristics in southwestern China based on meta-analysis

southwestern Chinavegetation restorationsoil nutrient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马心雨、田雪、过怡婷、林勇明

展开 >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州 350002

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 福州 350002

中国西南地区 植被恢复 土壤养分 生态化学计量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42071132420711322021J01060

2023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72
ISSN:1006-687X
年,卷(期):2023.29(5)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