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河西走廊玉米棉铃虫绿色进阶组合防控技术的经济效益评价

河西走廊玉米棉铃虫绿色进阶组合防控技术的经济效益评价

扫码查看
为明确河西走廊玉米棉铃虫绿色进阶组合防控技术的投入产出比例,2021-2022年在河西走廊开展了 4种绿色组合防控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包衣+性诱捕器(CP)、种子包衣+赤眼蜂(CT)、种子包衣+性诱捕器+赤眼蜂(CPT)、种子包衣+性诱捕器+赤眼蜂+氯虫苯甲酰胺(CPTC)防控技术对玉米棉铃虫的防效分别为45.92%、41.48%、81.48%和 91.85%,每 667 m2 产量分别为 821.81、805.87、870.63 kg 和 905.12 kg,增产率分别为 10.83%、8.68%、17.42%和22.06%;667 m2投入成本分别为48.00、48.00、78.00元和88.75元,新增经济效益分别为200.78、160.93、322.83元和409.05元,投入产出比例为1∶4、1∶3、1∶4和1∶5.表明CPTC四元组合防控技术的防效和经济效益最高,可作为河西走廊玉米棉铃虫绿色防控的首选进阶组合技术.

薛世鑫、谢晓丽、姜小凤、缪纯庆、郑荣、郭建国、孙元星

展开 >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70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70

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张掖 734000

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酒泉 735000

展开 >

玉米棉铃虫 进阶式组合防控技术 经济效益

嘉峪关市科技局重点研发计划甘肃省农科院重点研发计划甘肃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

21-212023GAAS2320YF8NA108G2022042011L

2024

中国植保导刊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79
ISSN:1672-6820
年,卷(期):2024.44(3)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