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探讨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与偏头痛性眩晕的鉴别诊断
探讨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与偏头痛性眩晕的鉴别诊断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目的:对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 PCIV)与偏头痛性眩晕( MV)两组病例进行深入分析,比较其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患有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疾病的患者52例,患有偏头痛性眩晕疾病的患者48例,分为两组疾病进行临床观察,同时主要采取后循环缺血( PCI)的高危因素检查、眼动检查和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 ABR)检查及头颅MRI等检查方法,分析其各自的特征体现。结果52例PCIV患者,血压异常21例;血脂或(和)血糖异常9例;血管超声异常23例;突然起身眼前发黑或头晕8例;高刺激 ABR 异常17例;5例头颅 MRI异常(腔隙梗死)。48例MV患者,运动病41例,运动敏感17例,畏光或(和)畏声25例,偏头痛31例,眼动异常13例,MRI异常3例,高刺激 ABR异常36例。结论通过对PCIV和MV两组患者的症状分析,可见MV患者的发病年龄要比PCIV患者的发病年龄要小,PCIV的发病症状主要体现在血压、血脂或(和)血糖异常、动脉硬化等;而MV的发病症状主要体现在运动病、运动敏感、发作时畏光或(和)畏声。头颅MRI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高刺激 ABR不能作为 PCIV 与MV的鉴别点,但对与其他类型眩晕的鉴别有一定意义。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邵岩
展开 >
作者单位:
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3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100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单发性
眩晕
偏头痛
出版年:
2014
DOI:
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5.284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ISSN:
1004-7484
年,卷(期):
2014.
(5)
参考文献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