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塞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出血性脑梗塞临床资料,发病4h内溶栓治疗前均行MRI检查示脑梗塞征象;15例溶栓后3天、1例溶栓后6天查CT示脑内出血.结果:16例均无死亡,出血后给予止血、脱水、脑保护等综合治疗,其中3例行微创血肿抽吸术.术后30d生存状态良好,GCS评分9~11分11例,12~15分5例.结论:梗塞后脑出血多发生在脑梗塞后3d内,血压过高或过低、出血倾向、溶栓药物应用不当是发病的危险因素.明确发病过程并及时的用影像学确诊是减少死亡率的前提.溶栓治疗中监测凝血功能、出血后积极的进行止血、降颅内压等药物治疗及必要的手术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