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在我国每年有1000万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腹泻,在感染性腹泻中发病率占40%.轮状病毒主要感染6个月至2岁小儿,其病理改变主要为病毒侵入小肠黏膜绒毛顶端柱状上皮细胞,使之变性、坏死、脱落,小肠吸收面积减少,液体在肠腔内积聚,肠液渗透压增高,肠道内分泌增加超出结肠吸收功能,导致分泌性腹泻.近几年大量文献报告轮状病毒不但引起胃肠道的病变,而且可引起胃肠外脏器损害.随着病原学诊断的提高,对于轮状病毒腹泻需做出早期干预,合理规范的治疗,以避免大量抗生素的滥用.本文就轮状病毒腹泻的治疗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