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A股IPO定价效率偏低的经验证据——基于A-H股比较分析的视角
A股IPO定价效率偏低的经验证据——基于A-H股比较分析的视角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1新股抑价的文献综述Reillyandhatlied(1969)对美国1963年12月-1965年6月间的53只新股进行研究发现这些新股的折价幅度为9.9%。Ibbotson以美国1960年1月-1969年12月间120只新股为样本,采用市场模型,证实了IP0股票在第一个月内的平均超常收益率为11.4%。随后,各国的学者纷纷研究本国的]PO市场的折价问题,并报告了相关的价情况。为了证实新胶折价问题普遍存在,Loughran等人(1994年)提供了25个国家首次公开募股折价的证明,并指出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IPO折价幅度更显著一些。下表是各国的折价程度的分析报告: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黄振军
展开 >
作者单位:
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关键词:
IPO
H股
证据
定价
A股
市场模型
发展中国家
文献综述
出版年:
2012
中国包装科技博览
中国包装总公司
中国包装科技博览
ISSN:
1009-914X
年,卷(期):
2012.
(21)
参考文献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