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面向旅游地学的南京栖霞山资源利用探讨

面向旅游地学的南京栖霞山资源利用探讨

扫码查看
文章以南京栖霞山为例,基于ArcGIS平台分析其人文和自然旅游地学资源的空间分布,根据原国土资源部等相关文件对地质遗迹类型、景观规模进行归纳,结合AHP和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数学模型对其价值进行评价、分级,本着旅游地学资源开发原则提出栖霞山综合资源利用途径.研究结论:(1)人文和自然旅游地学资源存在多处重叠,前者主要分布在主峰西南方及虎山一带,后者主要覆盖到栖霞山主体及南、北象山;(2)地质遗迹类型丰富,分为7大类、13类及15亚类,共67个地质遗迹点;(3)15个地质遗迹亚类中Ⅰ、Ⅱ级共占80%,地学旅游价值较高;(4)从视觉享受、科普教育、体疗康乐、人文活动等方面总结南京栖霞山综合性地学旅游景区的建设定位.
Discussion on Resources Utilization of Qixia Mountain in Nanjing for Tourism Geography

王忆梅、唐晓岚、郭乃静

展开 >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37

旅游地学资源 空间分布 地质景观评价 旅游开发 南京栖霞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研究课题2018年南京林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项目江苏

3127074612&Z D0292013-J Z-0142016-R2-0682019-N LZ X-ZD152018AL07

2019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CHSSCD
影响因子:0.634
ISSN:1672-6995
年,卷(期):2019.32(10)
  • 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