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中国的传播——兼论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中国的传播——兼论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恩格斯晚年著作《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留日学生自发地零星介绍,到无政府主义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等团体为启发民智和拯救国群进行的大量译介工作,而后随着共产党的建立和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共产党逐渐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力量,其主要内容经历了从观点转译、文本摘译到完整翻译传播的三阶段.关注处于不同政治立场的译者的译文,以1912年无政府主义者施仁荣译本、1920年国民党员徐苏中译本和1925年共产党员柯柏年译本为研究对象,聚焦于译作本身,从译介背景、译者身份、译文特色三方面进行整体考察可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历史需求和主体选择的耦合,译者翻译的时间先后、参考的文献版本以及译者自身翻译水平的高低和思想取向都会影响译文的呈现效果.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徐梦瑶
展开 >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施仁荣
徐苏中
柯柏年
译者主体性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项目编号:
22AZD022
出版年:
2024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83
ISSN:
2096-8132
年,卷(期):
202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