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络虚假信息治理民事公益诉讼实践

网络虚假信息治理民事公益诉讼实践

扫码查看
网络虚假信息已成为互联网的毒瘤,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可有效破解公法及私法规制该类案件的弊端.针对民事公益诉讼"等"外领域受案范围模糊,社会公共利益内涵、网络虚假信息领域损害赔偿金额计算缺乏法律具体规定情况,建议从网络虚假信息治理的合法性、正当性、必要性出发,考量虚假信息对网络生态秩序、社会公共利益的危害,判断网络虚假信息案件是否属于受案范围.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案情及治理、修复网络生态费用、司法实践等因素,确定损害赔偿金额,高质效办理案件,保障网络环境健康发展.

龚赟燕、汤秋静、虞纯纯

展开 >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检察院党组[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310051]

网络虚假信息 民事公益诉讼 网络生态修复 社会公共利益 损害赔偿金

2024

中国检察官
国家检察官学院

中国检察官

CHSSCD
影响因子:0.144
ISSN:1008-6676
年,卷(期):20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