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类活动和气候因子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分布的影响

人类活动和气候因子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分布的影响

扫码查看
全球变化引起的生物入侵已经严重地威胁了生物多样性分布和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生物入侵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预测和管理外来入侵物种,从而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然而,目前尚未有研究系统地讨论不同时期人类活动与自然因子对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外来入侵昆虫和外来入侵微生物分布格局的影响.本研究基于最近出版的外来入侵生物相关资料,首先描述了3个外来入侵类群在我国的省级分布格局.然后利用单因素普通最小二乘法模型和空间自回归模型探讨了不同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对这些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外来入侵类群丰富度在我国各省份的分布呈现相似的格局,即东南偏多,西北偏少;相较于入侵植物和入侵昆虫,入侵微生物在东北和华北的丰富度也较高.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影响3个分类群丰富度最大的人类活动指标,且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自然因子中,年均温和年降水对入侵植物丰富度和入侵昆虫丰富度解释率也较高,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对入侵微生物丰富度影响不显著.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控制自然因子的影响后,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依然是对3个分类群丰富度影响最大的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我国东南地区温湿的气候有利于外来入侵生物的生存和扩散,该区域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也是促进外来生物入侵的重要因素.因此,未来我国在开展对外贸易与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更加重视对外来入侵生物的管控.
Effects of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and climate factor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invasive alien species in China

张吉平、苗露、伍盘龙、杨雪婷、郭文永、李士成、冯刚

展开 >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呼和浩特010021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4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武汉430074

外来入侵生物 物种丰富度 分布格局 社会经济因素 历史人类活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

2019YFA06071032021ZD0011

2023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25
ISSN:1674-7232
年,卷(期):2023.53(4)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