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term variability of the carbon balance in a large irrigated area along the lower Yellow River from 1984 to 2006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北方灌区是中国的重要粮食产区,因此研究其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变化规律对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选择黄河下游位山引黄灌区作为典型研究区域,采用生态系统过程模型(简单生物圈模型2)为研究工具,模拟了灌区农田碳平衡在1984~2006年间的长期变化规律.位山灌区多年平均总初级生产量(GPP)、净同化速率(NAR)、土壤呼吸量(Rs)以及净生态系统交换量(NEE)分别为1733,1642,1304和-338 g C m-2 a-1.小麦季NAR呈显著增长趋势,玉米季NAR则呈显著下降趋势.但全年NAR,Rs及NEE均无显著的时间变化趋势.在未考虑作物收获及考虑秸秆还田时,灌区吸收的碳总量为1.93 Tg C a-1,其中玉米季的碳吸收量较高.假设产量中所有的碳全部释放到大气中,那么灌区为弱碳源,多年平均碳释放量为0.23 Tg C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