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综合引力模型的中国城镇体系再探索

基于综合引力模型的中国城镇体系再探索

扫码查看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传统引力模型为基础的综合引力模型被更广泛的应用到对中国城市分级的研究中.在相关文献中,城市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大多采用单因素(如人口规模、经济规模(GDP)、城市间物理距离)应用引力模型进行计算,实际上对于实际城市间的影响力存在较大偏差.本文中的综合引力模型对传统引力模型进行了改良,新的模型用整合了诸多社会经济因子的影响因子来代替单因子,并引入功能距离来代替物理距离对城市进行基于多元交通方式的网络分析.作为传统引力模型的改良,综合引力模型能够更准确地表达中国城市系统的节点结构、演变以及节点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本文采用综合引力模型对1995年与2005年中国城市分级和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研究将中国所有城市视为一个功能性地域系统,旨在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解读中国城市系统的时空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的结构特征表现为具有很强关联的城市之间的聚集.然而,从整体来看城市之间的差距在缩小.现阶段处于相同城市群的城市发展并不平衡.从空间上看,城市群中高层级城市大多分布在东部,但中西部高层级城市增长显著.本文旨在探讨对传统引力模型的改进方法,而中国城市的城镇体系被做为实例来验证改进后模型的实用性.

韩瑞波、曹沪华、刘紫葳

展开 >

Departmen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Maryland 20740, USA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Ottawa, Ottawa K1N 6N5, Canada

中国城市系统 综合引力模型 主成分分析 网络分析

2018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828
ISSN:1674-7240
年,卷(期):2018.48(12)
  • 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