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东南亚多岛海构造体系圈层相互作用与油气富集机理

东南亚多岛海构造体系圈层相互作用与油气富集机理

扫码查看
50Ma以来全球持续降温,但东南亚多岛海构造体系域依然保持了较高的气候温度,形成并保存极其丰富的新生界油气资源.本研究从地球系统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东南亚新生代构造活动、气候环境演变和油气富集特点,获得以下新认识:(1)大洋板块俯冲和上覆大陆岩石圈伸展导致东南亚发生广泛火山喷发、形成裂谷盆地和浅海陆架,造成深部构造活动与浅部山、盆、海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2)微陆块在赤道低纬度区的聚合与长期滞留促使信风偏转为季风,改变了洋流通道和流量,深刻影响了东南亚乃至全球的降雨和温度变化;(3)东南亚多岛海构造体系和高温多雨气候环境促进了热带雨林、红树林、浮游藻类等繁盛,为油气资源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4)裂谷盆地演化与海侵.海退事件的耦合导致多类型油气系统源.储.盖有效叠置,有机质快速深埋和高大地热流促进油气大量生成和规模聚集;(5)多板块俯冲汇聚所造成的圈层相互作用是导致东南亚新生界油气资源异常富集的主导因素,这一认识对发展地球系统控制下的油气富集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研究重点应关注澳大利亚与巽他陆块碰撞和高温多雨气候环境的油气资源效应,大力发展海上富含CO2油气田的经济开发与CO2封存技术,以期在东南亚的盆地深层、海域深水和非常规油气三大领域继续取得重大油气勘探发现.

朱日祥、王红军、王华建、王晓梅、万博、张旺、祝厚勤、柳宇柯、刘俊来、孟庆任、郝芳、金之钧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提高油气采收率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深层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580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北京 100871

展开 >

东南亚 多岛海构造体系 圈层相互作用 油气资源 新生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22882019225530342202162

2024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828
ISSN:1674-7240
年,卷(期):2024.54(2)
  • 77